宿甘露寺僧舍拼音|宿甘露寺僧舍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升初  点击:   2018-08-05

  《宿甘露僧舍》是北宋诗人曾公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宿甘露僧舍》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长江的雄伟壮观、气势宏大,表现出作者对长江盛况的的赞叹与热爱。今天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宿甘露寺僧舍》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你喜欢。

  《宿甘露寺僧舍》原文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宿甘露寺僧舍》题解

  前两句以夸张的手法从感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描写诗人夜宿镇江北固山上的甘露寺的不平凡的感受,他似乎被云气所包围,如置身于千山之中,而寺外风摇松林如涛声澎湃,仿佛万壑秋声哀鸣。后二句描绘大江上波浪拍天如银山重叠,当诗人打开窗户观看江景,只见大江朝他奔涌而来直入窗中,令人惊心动魄。金诗绘景壮阔瑰奇,清新自然,使人如临其境。

  《宿甘露寺僧舍》注释

  ①甘露寺: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北临长江,与金山、焦山相望,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②银山:比喻江中巨浪。

  ③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沟。

  ④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宿甘露寺僧舍》翻译

  夜宿甘露寺,似乎感觉枕中有潮湿的水气床底有翻滚的阵阵松涛,似乎听到无数山谷呼啸哀歌。诗人想要看银山似的冲天巨浪。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

  《宿甘露寺僧舍》赏析

  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市的北固山上,位于长江南岸,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此寺始建于唐文宗太和年间,重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骚客,留下了歌咏的诗篇。曾公亮的这一首七言绝句,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这首诗全篇写景。一二两句“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写夜宿甘露寺的情景。“枕中”、“床底”,点明了夜宿。“云气”,指山间似云似雾的潮湿水气。“松声”,松涛之声。“壑”,山谷。这两句说,云气弥漫在枕头边,好象上千座山峰都环绕在自己的近旁,床底下响起一阵阵松涛,犹如海潮翻滚澎湃,仿佛上万条山谷都在呼啸哀鸣。诗人并不直接写北固山的高险,读者却从云气生于枕头和松涛响于床底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高险;诗人也不点明北固山的壮阔,而读者也由云气来自千峰与松涛起于万壑,感知了它的壮阔。诗一开篇,便把北固山的高险、壮阔的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写得很有声势。

  三四句:“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由写山转而写江,由写夜晚转而写清晨。诗人早上从床上起来,要看一看江上的景色。他打开窗子。只见拍天巨浪,象一座座银山似的绵延起伏;那汹涌的大江,仿佛一下子扑进窗子里来了。“银山拍天浪”五个字,把拍天白浪,比喻为银山奔涌,想象多么大胆瑰丽! “开窗放入大江来”一句,把见到大江迎面奔来的景象,写成为是他开窗把这条汹涌大江“放入”来的。则更是神来之笔!这一笔设想新奇,破空而来,气势磅礴,非常真切地表现出他在一刹那间所见到大江直扑眼底时那种惊奇、赞叹的强烈感情,写出了他豪迈宽阔的襟怀。这两句诗,完全可以同李白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婉美,也可以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争胜,都称得起是描绘浩浩长江的千古名句。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从小处落笔,小中见大。诗人通过枕边云雾缭绕,床底响着松涛的小景,巧妙地表现了山高谷深、峰壑纵横的大景。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传统诗歌常见的借窗观景的手法,借助山寺僧舍中打开的一个小窗口,表现出大江奔流、银浪拍天的壮丽景色。唐代诗人王湾的名作《次北固山下》中,有“潮平两岸阏,风正一帆悬”两句后句描写在和顺的江风中高高悬起的一叶船帆。通过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呈现在读者面前。清代诗论家王夫之指出这句诗的妙句,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曾公亮的“开窗放入大江来”,也同样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妙笔。

  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的特色。诗的一二句中, “枕上云气”和“床底松声”,是诗人夜宿山寺中所见所触所闻的实景,而“千峰近”,“万壑哀”,却是虚拟之景。因为甘露寺只在一座北固山上,并无“千峰”、“万壑”。这“千峰”“万壑”是诗人见枕人发觉满屋是湿漉漉凉沁沁如烟似雾的云气,仿佛感到自己已置身于上云气和听床底松声后引起的幻觉,也可以说是一种浪漫的想象。诗千峰之上;而床底下响起的阵阵松涛声,也把他带进一个想象的世界,好象堕入无数深不可测的山壑之中。由实景引起虚景,虚景又进一步烘托、渲染实景,虚实结合,景色就更显得逼真。第三句“银山拍天浪”的景象,虽然有“银山”的比喻,却是写实的。第四句的“开窗”也是实写诗人自己的行为动作;而“放入大江来”则是发挥浪漫想象的幻景。有了这虚拟的一笔,外在景物便与诗人内在感情沟通一气,使全篇犹如石破天惊,气奇喷礴而出,令入目眩神骇。

  这首诗在章法和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两旬意象组合比较紧密。诗人把“枕中”、“云气”、“千峰近”和“床底”、“松声”、“万壑哀”等六句个意象,压缩在两句诗中,又用了严整的对偶,有利于表现高山深谷那种巍然、凝重、深沉的特征。后两句意象琉朗。诗人用“要看”二字提要,将两句连成一句,节奏急促。十四个字,好象是诗人被惊奇赞美的感情激流冲击着,一口气倾泻而出,这就有力地传达出大江巨浪汹涌而来的气势,取得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夜宿甘露寺僧舍》历来获得很高的评价。陈衍说:“东坡《南堂》绝句之“挂起西窗浪接天’似尚当弟畜。”(《宋诗精华录》),意思是胜过了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南堂》绝句。这个意见并非过誉。曾公亮因为这一首杰作,在中国诗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宿甘露寺僧舍》作者简介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晋江人,生于999年(宋咸平二年),卒于1078年(元丰元年),刑部郎中曾会次子,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公亮平生著作很多,除参加编撰《新唐书》外,见于记载的还有《英宗实录》、《元日唱和诗》、《勋德集》、《演皇帝所传风后握奇阵图》和《武经总要》。《武经总要》是公亮和端明殿学士丁度于1040-1044年(康定元年至庆历四年)承旨主编的一部兵书,共40卷,分前后两集,为中国古代一部军事科学的百科全书。


宿甘露寺僧舍拼音|宿甘露寺僧舍原文及翻译赏析

https://m.bjyld.com/news/5780/

推荐访问:宿甘露寺僧舍翻译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己亥杂诗其五翻译_己亥杂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下一篇:墨梅古诗原文及翻译|乡村四月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Copyright 月亮岛教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