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初级职称论文三篇

用考关注  点击:   2022-06-18

图书馆是一个收集、整理和收集书籍和资料供人们阅读和参考的机构。它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图书馆具有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和参与社会教育的功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图书馆初级职称论文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一】图书馆初级职称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自己的精神文化更加的重视,而图书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助于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图书馆需要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焕发图书馆的风采。本文主要围绕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进行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8-00-01

   前言

   图书馆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是精神文化交流的中心,对提升我国国民素质有着较大的作用。而要想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就需要图书馆与时俱进,创新自己的服务。基于此,围绕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主要内容分析

   在以往,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以“面对面”为主,为广大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服务模式的局限性逐渐突显出来,造成了图书馆资源的浪费。故此,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需要考虑新形势的适应问题,考虑如何创新自己的服务,以便为广大读者提供个性化、优质化的服务,进而发挥自己精神文化交流的作用,发挥自己文化传承的作用。

   所谓创新服务,指的是在服务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自己的服务理念,改变以往的被动服务模式,逐渐转变为主动服务。另外,还需要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对自己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满足众多读者的服务需求。而这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尽可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借阅需求。此外,在完成图书馆本职服务工作之外,还需要适当的拓展自己的服务工作,为广大读者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信息服务。(2)要多多了解读者的各项需求,从而使图书馆的工作发生改变,改变以往以“图书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逐渐朝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1]。如此,就可以使图书馆及时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对自己的服务做出调整,进而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

   二、创新服务的主要策略

   1.图书馆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图书馆要想为广大读者开展创新服务,那么就需要一批专业的图书馆创新型人才,如此方能够确保服务创新的产生。美国人认为,在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建筑物所发挥的作用为5%,信息资料所发挥的作用占20%,而图书馆员所发挥作用为75%。而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在服务工作中,除了完成读者的借阅服务,还需要充当读者的学习指导员,要充当广大读者的知识导航员。因此,图书馆员需要加强学习,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如此方可以使自己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所开展的各项创新服务措施。

   2.拓展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的丰富与否也会影响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在服务内容上,需要逐渐转变以往的那种“印刷型”图书馆馆藏模式,要逐渐朝着信息化、电子化等新式馆藏资源拓展。作为图书馆的物质基础,现实馆藏极其关键,但是在信息数字化背景下,虚拟馆藏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当前,越来越多的读者偏向电子阅读,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改变以往的发展理念,要加强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开发。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也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各类文献的搜索技巧进行掌握,要依据“便于用户检索”的这一服务原因,向他们提供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指导他们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2]。

   3.开展在线咨询服务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要开放网络服务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在线咨询能够让广大读者的需求得到快速的满足,属于一种“一对一”的服务方式。当前,在图书馆界,该服务方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开展该服务时,图书馆需要依托于计算机设备,然后以图书馆的网站为载体,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对读者所提出的各类咨询问题予以解答。

   4.服务环境的创新

   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有助于刺激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图书馆可以创新自己的服务环境,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读者的交往方式有了一定的变化,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所以图书馆需要对自己的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可以通过举办知识交流活动为广大对这提供交流平台[3]。这样一来,就改变了图书馆提倡安静的做法,那么在一个允许喧闹的空间中,广大读者可以围绕讨论问题各抒己见,实现思维的激撞。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广大读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5.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创新

   个性化服服务能够体现“以读者为本”的原则,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这种服务是一种从读者角度出发,然后根据读者的工作或者学习需求,对相关的图书资源进行搜索、分析以及重组,并对这些所搜集而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融入到读者的问题研究之中。在服务过程中,图书馆的这种做法实现了为读者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从而将图书馆资源推送到读者的工作或者学习的第一线。这样一来,就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

   結语

   综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发挥,难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需要与时俱进,创新自己的服务。而要想开展创新服务,就需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要多多了解读者的各项需求。此外,图书馆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开展在线咨询服务;实现服务环境的创新;实现个性化服务的创新。这样一来,就能够使自己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从而焕发图书馆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夏有军.公共图书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创新服务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02):88-92.

   [2]杨小溪.国外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现状与启示研究[J/OL].图书馆建设:1-8[2019-02-2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1901

   31.1735.004.html.

   [3]刘宇.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3):274-275.

【篇二】图书馆初级职称论文

  摘要:当前,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已然成为社会的流行新标杆,智慧城市、智慧学工等等冠以智慧的生态系统应运而生,这其中就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纵观图书馆发展的历史长河,从传统的图书馆到现如今的智慧图书馆,其交流功能一直是图书馆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包括人与人、人与书本、人与时间以及空间的交流。为此,本文旨在探讨智慧图书馆交流工作的可行之道,望相关同行们指正批评。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交流功能;功能分析

   图书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聚集地,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公元前4世纪)的藏书之所是世界上最早的藏书地点。长久以來,图书馆一直是社会发展变革的排头兵,数次见证了历史的重大变革。众所周知,印刷术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属四大发明之一,对于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印刷术盛行时期,知识以书本的形式存储并流传,纸和书成为了知识的重要载体,当然同时期的图书馆的建设也不可避免的围绕书本开展工作。在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以“书”为中心的图书格局。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大众化,纸质书的传统主导地位日渐式微,其主导地位正在被电子资源一步一步取代。虽然未来的主流一定是电子书籍,但是纸质书永远不会消失。由于处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的读书看报,因此书籍已然从生活必需品退化到了可替代品。作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充分意识到信息时代对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交流功能甚至是空间设置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当前,图书馆应当调整其定位,不应当再作为一个单一的藏书地点,而是应当努力成为一个知识的平台、一个交流的平台。

   一、图书馆的交流功能起源

   图书馆学是一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学科,其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科学性,美国图书馆学理论家、教育家杰西,H·谢拉是图书馆交流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心思想“社会知识论”在图书馆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包括我国北京大学教授周文骏以及俄罗斯图书馆学家丘巴粱等都是其学说的追捧者。“社会知识论”学说指出,图书首先是一种情报交流用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早起的图书馆盛行的交流功能主要依赖的是知识、信息的获取,包括人与人、人与书本、人与时间以及空间的交流,但是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其交流手段与交流方式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单点式的交流,即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一个人只能与一个图书馆当中的一类知识中的一本书进行信息的交流。

   二、智慧图书馆时代交流功能的延伸与拓展

   (一)知识的交流

   前文提到在智慧图书馆时代,知识不在局限于小小书本那一方天地,而是变成了一串串的数字徜徉在互联网的海洋,知识的数字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打破了传统知识的静止状态,使其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以光速传播流通,图书馆已然成为了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传统的人与知识的交流是一种单点式的交流,即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一个人只能与一个图书馆当中的一类知识中的一本书进行信息的交流。而现在的人与知识的交流在时间、空间上都得到了延伸与拓展。在时间方面,智慧图书馆相较于传统图书馆能够带给读者更宽泛的时间选择权,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智慧图书馆的资源都是24小时开放并且大都是即点即用的。在空间方面,读者可以在任意场所而不一定必须在图书馆就可以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访问,极大地方便了广大读者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在图书馆馆藏方面未来的一个趋势是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即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还可以与数据供应商、出版社甚至是电视台等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从而为读者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同时也会反过来不断地吸引用户,实现双赢的目的。由此,图书馆就不再是图书馆了,它更多的像是一个巨大的平台,一个为读者提供海量信息的平台,一个知识生成创新的平台。

   (二)人与人的交流

   现代信息技术之下的智慧图书馆,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读者最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图书馆节约了大量的空间与成本,从而给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多种类与方式的交流成为可能,最后造福于广大读者。智慧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的平台,其不再是单点式的封闭空间进行人与书本的交流,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读者大量的数据,另外在数据交流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当前基本上所有的图书馆都相应的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包括创客空间、会议室、研讨室、多媒体室以及休闲咖啡厅等,能够在第一时间满足读者朋友们除获取知识的其他需求。此类需求的满足恰好对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更多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对原始的交流活动,虽然相对原始但是其效率也是最高。此举打破了以往图书馆固有的读者与馆员单一交流的局面,重新建立起读者与读者、读者与馆员以及馆员与馆员的交流模式,为智慧图书馆的交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智慧图书馆的不断发展,用户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研究学习这些变化,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交流服务。

   (三)人与空间的交流

   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RayOldenburg)提出第三空间的概念,他把家庭居住空间称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咖啡店、图书馆、公园等公共空间为第三空间。由此可见,智慧图书馆恰好处于第三空间的地位。图书馆的两个根本性资源是知识资源和空间资源,其决定着图书馆的前途命运。按照智慧图书馆的理想规划,图书馆的剩余空间必然朝着多样化和拓展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改变图书馆的空间布局,继而助力智慧图书馆交流功能的大力发展。以笔者所在的大学来看,图书馆一楼是咖啡厅和公共休闲区,供给读者休闲娱乐;二楼是中心借阅区,主要职能是处理图书借阅问题;三楼、四楼以及五楼都是阅览区,座位间隙很大方便创造出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六楼是智慧空间,有3D打印室、IPAD体验区以及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智能设备。在图书馆看书借书早已不是图书馆的主流,目前已经演变为图书馆的基础功能。当前图书馆集学习、读书、借书、休闲以及交互体验于一体,从而带给广大读者朋友们最佳的交流体验。智慧图书馆能够让人们在同一建筑中度过一个更加轻松愉悦的美好时光,继而达到图书馆空间资源利用的最优解。 三、新的交流方式在智慧图书馆中的表现

   (一)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图书馆交流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因素是读者需求的转变,透过这个现象,深入本质,便不难发现,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主导作用,此外还有人的自由独立,这些都推动图书馆交流方式的扩展,变得更加的丰富。最主要的是读者作为独特的个体的出现。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以读者为中心。但是,纵览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则不难发现,“读者”是以群体的身份出现,“读者”是个体的叠加,那么,“读者”——这个本该作为个体的概念便被湮没了,其個体的内心需求便再也无人体察与关注。而随着智慧图书馆时代的来临,交流功能日渐齐全,且交流的精确度也在逐渐提高,“读者”作为个体的概念逐渐回归,个体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地位逐渐突显。最为关键的变化是,原来的群体性质的读者,将被逐渐地剥离出来,变成一个个独立的、个性鲜明的个体。他们阅读同一本书时的阅读体验、心灵历程都不会雷同,他们是有自己想法的、情感丰沛的个体。所以越是了解读者的阅读喜好,我们提供的阅读服务也就越发的精准,越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图书馆的空间规划,结合读者的阅读体验,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空间构型,实现独特的设计理念,从而突破传统图书馆的局限。接着便要顾及、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读者在图书馆阅读、学习的时候,要确保满足读者作为人的最基本需求:食物、饮用水、娱乐、社交等。

   (二)深入贯彻人本思想

   在传统的图书馆中并不为读者提供其他服务,甚至读者有的活动会被禁止,而智慧图书馆在提供知识来源的同时,也尽可能的服务读者,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智慧图书馆的人道主义在考虑读者各个方面的需求时便已经被彰显,有的图书馆在开发的学习地区周围设置了餐饮服务甚至配备了沙发等休闲用品,有的图书馆提供免费借雨伞、雨衣的服务,帮助那些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雨而无助的人。将技术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图书馆便有了温度、有了力量、有了情感,读者也会对图书馆产生依偎感。在未来的图书馆中,咖啡、休闲区域、体验室将随处可见。图书馆的交流将被逐渐扩展,图书资源也会逐渐丰富。

   (三)有丰富多样的交流介质

   随着智慧图书馆时代的到来,带着以获取知识为唯一目的而进入图书馆的读者将大大减小,且交流介质逐渐从单一的图书、电子资料转变为丰富的音乐欣赏、美术审美、影片观看、文化节目、文化空间等。蕴含文化的任意一种介质都可以被图书馆采用,成为新的交流媒介。

   建设智慧图书馆不仅要关注可见的媒介,也要关注隐形的介质,比如图书馆的建筑空间布局,它可以营造吸引读者的阅读氛围,为读者提供无限的交流机会。

   (四)加强互动活动

   用户的参与是智慧图书馆到来变得更加可能。用户在参与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读者建立的渠道参加相关建设,补充图书馆的藏书,与此同时,也可以调节不同种类藏书的比例,使馆藏更加合理序。用户参与图书馆的建设、改造是包容性的体现,这种行为理应获得高度评价和广泛推广,因为包容性能够增强人们的集体意识,有助于大众对图书馆产生自豪感。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用户的参与性越来越显著。针对学习空间而言,智慧图书馆中的学习共享空间,与传统的图书馆学习空间相比,前者更加注重学习的互动效果,因为互动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合作精神。

   五、结语

   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便是交流,图书馆也顺应读者交流方式的改变做出一系列的服务调整。智慧图书馆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人民提供了人、知识、空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图书馆在储藏知识资料的同时,也在打造培养人类的文明,而每一个读者都是文明的创造者。在图书馆提供空间的同时,人的交流变得丰富多样,图书馆的交流、服务模式也在逐渐地回到以人为本的创办理念。

   参考文献

   [1]谭碧雁.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图书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9,17(6):187,89.

   [2]马利华.基于学术交流功能的图书馆出版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08):11-16,5.

   [3]张亚莉.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现状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2):251-252.

   [4]李刚,肖鹏,赵越.中美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形式研究——以“文化交往-行业交流”的功能谱系为中心[J].图书馆论坛,2016,36(10):25-31.

   [5]林平,关天敏,彭新哲.高校图书馆OPAC用户交流功能的改进思考——即时通信应用的设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03):99-102.

【篇三】图书馆初级职称论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已经广泛使用了,很多学校也逐步形成,数字化的图书馆主要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储存,运用网络来传递使用现代化的数字服务系统,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加便捷的体验以及与传统图书馆相比起来书数字图书馆也有其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对比,做出了相应的分析,供相关的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 分析

   数字图书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比起来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必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二者需要相互对比,从而能够做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1 传统图书馆以及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区别

   1.1文献载体的使用时长不同

   传统的图书馆主要的载体是纸质的,主要是能够保存妥当,并且可以使用上百年的时间,而数字图书馆载体主要是依靠电子技术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因为电子介质的保存寿命与印刷体相比起来时间较短,而且电子信息的储存媒介以及读取设备的软件淘汰起来也非常快,目前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因此电子信息保存起来环境更加不稳定,很难确保信息能够获得长期的保存[1]。

   1.2信息的内容有所区别

   传统的图书馆一般都会保存一些书籍类的信息,其他信息相对比较少,而数字图书馆图像影音等各方面内容会相比更加丰富,数字化的信息能够反映更加多样化的资料承载能力,比传统的书籍信息要更加广泛[2]。

   1.3服务的方式有所区别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有一定的网络化特点,因此也被称作虚拟图书馆,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服务,读者在网上无论在任何区域还是时间段都能够享受到虚拟图书馆的服务,而传统图书馆则是一种实体的图书馆,往往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能够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帮助读者获取一定的服务[3]。

   1.4馆藏结构有所区别

   传统的图书馆一般都是纸质的资料,读者在借阅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数字图书馆基本上都是电子读物以及网络消息,不仅包括有光盘或是磁盘等,同时也包括一些网络化的资源,因此几乎不会发生类似于纸质载体存在的一些问题[4]。

   1.5管理工作不同

   传统图书馆当中的管理员主要就是保存与整理一些纸质的文獻类信息,能够承担社会文化传播者的角色,然而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员不仅仅只是被动地对资源进行管理,而且积极主动地来采集资源,同时做到对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准确提供相应信息的同时,也给予传播者相应的信息,让使用者在使用文件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正确的指引,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信息教育者的角色发挥作用。

   1.6经费利用不同

   传统的图书馆发展起来相对较慢,建设完成之后花费的费用相对并不多,而数字图书馆花费投入量偏高,资金与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都具有其特点,并且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2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2.1获得更多的信息记录发布途径

   在信息记录和发布的过程当中,印刷并不是最佳的发布途径,而数据库有可能是存储资料的一个更加优势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随时欣赏到更加优美的音乐以及更精彩的影音作品,并且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能够将知识与信息以及娱乐相互交流为一体的大规模多功能文化体育教育中心。

   2.2及时获取信息

   印刷资料是不能够及时更新的,如果想要进行更新就必须要全部重印,同时还需要将老版本及时替换。而如果能够将版本以数字化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得以保存,那么维持最新的版本将会较为简便,很多图书馆都具有指南以及百科全书等各方面的参考版本,一旦收到一些出版商的修订版本,那么这个修订版本就可以立即被装载到数字图书馆的计算机上,使读者能够立即查阅。

   2.3检索功能便捷

   传统图书馆当中印刷型的文章读起来比较容易,然而发现信息却比较难。虽然一些文献工具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要将一个图书馆利用起来仍然还是比较困难的任务,因而数字化的文献在组织方面就显得更具逻辑性,不仅能够及时将电子信息资源通过先进的手段提取出来,例如可以通过索引文件或者一些超文本技术等,让信息能够按照读者所需要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更加直观易懂的网状结构,使用户在检索与查询的过程中对文献资料的使用发挥出更多价值,尤其是目前检索引擎变得更加强大,不但能够进行全文的检索,同时还可以使图像的检索也变得更加便捷。

   2.4信息共享优势

   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接口或者搜索引擎来访问图书馆当中的所有文献资源,真正的能够做到全球共享,让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的速度能够变得更快,并且数字图书馆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不会因为文献借给某一个读者而造成其他读者没有办法使用,也不会被偷窃或者独占而破损遗失,即便读者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单位,数字图书馆都可以及时将信息发挥至更多价值,让用户及时检阅读者,不需要专程去图书馆的实体大楼,而只需要有一个可以联网的计算机,就能够随时借阅图书馆当中的任何文献。如图1所示。

   3 传统图书馆的优势

   传统图书馆是人们精神文明的宝库,不管社会环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传统图书馆对保存人类的文化遗产以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都是任何一个社会机构所没有办法完全取代的。目前虽然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印刷文献在人类的文明当中所扮演着的角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印刷文献的信息储存以及传递的地位也是不会消失的。传统图书馆能够满足任何年龄与任何文化知识阶层以及任何经济条件的读者和用户对文献的基本需求,而传统的印刷品在众多的传统媒介当中仍然能够发挥难以取代的作用,纸质文献能够随时携带,同时也可以随时进行翻阅,更加符合人们长期以来所养成的一种固有的阅读习惯,所以传统图书馆的位置仍然是不可取代的。通过考察可以发现在未来不管网络技术发展到了怎样一个先进的程度,纸质的载体与数字化的电子载体都会处于一个长期共存的状态。数字图书馆将作为传统图书馆的一个比较有力的补充,计算机以及英特网是传统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补充,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可以进行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能够在人们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形成,其自身固有特征也被逐步的展现出来,对现在图书馆的建设也将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必须要充分了解图书馆真正的使命,并对图书馆的设计需要更严格的制定,使图书馆的社会角色能够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发挥出更多的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储存技术与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学习带来更多的转换,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之上所建立的,同时为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也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在科技更加发达的未来,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将会组成一个更加具有价值的整体,让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通过图书馆获取更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颖.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优劣分析[J].情报科学,2019,37(3):40-44.

   [2]尹廷钧.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优劣分析[J].创新科技,2017(5):88-90.

   [3]秦帅.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优劣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472-472.

   [4]徐淑琴.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优劣分析[J].创新科技,2018,218(4):95-97.

图书馆初级职称论文三篇

https://m.bjyld.com/news/456197/

推荐访问:图书馆初级职称条件 图书系列初级职称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虎年年会总经理致辞三篇
下一篇:学期陈述报告高一集合17篇
Copyright 月亮岛教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