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文明用筷子》含反思范文三篇

教育动态  点击:   2023-02-26

筷子,古称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筷子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公筷亦起源于中国。不管是分餐还是使用公筷,在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文明用筷子》含反思范文三篇,欢迎品鉴!

幼儿园大班教案《文明用筷子》含反思1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选自大班(秋期)健康《正确握筷子》,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光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分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大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有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

  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六、活动延伸:

  教师提问:“筷子除了可以吃饭、夹菜,还可以怎么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文明用筷子》含反思2

  活动目标:

  1、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并尝试记录午餐用筷规则。

  2、体验文明用筷的好处。

  活动重点:

  知道午餐时文明用筷应该遵守的一些规则。

  活动难点:

  尝试记录午餐时使用筷子的一些规则。

  活动准备:

  ppt、筷子、纸、笔、背景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筷子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筷子有什么用途?

  2、小结:我们*人真了不起,发明了筷子。升入大班以后,每次吃午饭,筷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是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夹起好吃的饭菜,筷子可以让我们的手更灵巧,大脑变得更聪明。

  二、交流讨论

  1、筷子有这么大的本领,吃饭时我们用筷子来做什么?(夹饭菜、收垃圾)

  2、在用筷子夹饭菜、收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筷子要对齐)

  3、现在我要把它记录下来。怎样画才是对齐啊?(上下一样长)

  4、小结:“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5、吃饭时,筷子除了要对整齐的吃,还要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内容进行引导)

  指导一:值日生分筷子。

  (1)出示值日生的图片,提问:这是谁?午餐的时候她做什么工作?(发筷子)

  (2)谁来当值日生,试试看,你是怎样发筷子的?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改正发现的问题)

  (4)小结:“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5)如果我要记录下来的话,我要怎么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6)小结:所以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要想好要画些什么?还要画的简单,桌子只要用正方形来表示就可以了,要简单、能看的懂、速度快。

  指导二:不咬筷子尖

  (1)用筷子还需要注意什么?

  (2)出示被咬过的筷子,这根筷子怎么了?

  (3)小结:“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4)不咬筷子尖要怎么记录?

  指导三:筷子不乱放(重点指导记录)

  (1)出示图片:他们的筷子在干什么?(乱放)这样做对吗?

  (2)小结:原来筷子不能到处乱放。“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3)这个要记录的话,你要怎么记录?

  (4)记住哦,这个留着一会儿你们自己记录。

  指导四:收垃圾

  (1)刚刚我们说了筷子可以收垃圾,筷子尖对齐,垃圾放到碗里怎么画?

  (2)教师演示提醒幼儿如何记录。

  (3)吃好饭,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6、刚刚我们讲到的午餐时用筷子需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儿歌小结)

  7、遵守这些用筷子的规则,有什么好处?

  小结:让我们吃饭的速度加快,成为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记录用筷子的规则

  1、幼儿分组记录用筷子的规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要求:

  (1)商量选择画一个规则

  (2)选一个人来画

  3、记录展示。

  活动延伸:

  将记录好的内容贴到相对应的背景环境中。

  附:儿歌:文明用筷

  值日生,分筷子,头脚对齐摆放好;

  小筷子,对整齐,夹起饭菜快快吃;

  小朋友,本领大,牙齿不咬筷子尖;

  吃好饭,要喝汤,筷子整齐放桌上;

  用好餐,捡垃圾,收好垃圾送回家。

  活动反思:

  优势:活动的选材

  本次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生活习惯是幼儿自我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吃饭的时候使用筷子出现的一些问题,于是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呈现,将自创儿歌与生活习惯相结合。

幼儿园大班教案《文明用筷子》含反思3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征。

  6、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

  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六、活动延伸:

  教师提问:“筷子除了可以吃饭、夹菜,还可以怎么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文明用筷子》含反思范文三篇

https://m.bjyld.com/news/486688/

推荐访问: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林虎山社区支部书记讲党课简报【3篇】
下一篇:关于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写实【六篇】
Copyright 月亮岛教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