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济公_济公前传

资讯  点击:   2019-07-27

  目录   序   第一回 修缘张口禅机显   第二回 消灾解难灵光现   第三回 孝能惊动鬼和神   第四回 修缘拜师先考师   第五回 济世救人游戏中
  第六回 三分命运七分修
  第七回 灵隐寺落发为僧
  第八回 济世度人无烦恼
  第九回 治病救人显神通
  第十回 拜佛学道重因缘
  第十一回 济颠酒醉性不乱
  第十二回 施玄机济世度
  有德第一件事是给黄仙还黄马甲,这天他来到这片荒冢,看门老翁告诉他说:“主人已升天,临走时留下话,这件马甲给你留作纪念。”有德回家后将马甲挂在墙上供起来,有德和乡亲们一起在这片荒冢地上栽树,几年后树木成林,再也看不到荒凉的景相。从此后,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
  第四回 修缘拜师先考师
  灵光一闪露玄机,
  我师灵光在何处?
  有道明师出高徒,
  无光焉能为我师。
  济公活佛,剃度于杭州灵隐寺,法名道济,为方便度世,佯为颠狂,世人称为济颠。活佛身为“降龙尊者”金身罗汉化身,深通三味,彻悟佛法,契万法唯心所现之旨,直修佛心,不饰道具,故曰“修心不修口,做个自在佛,”活佛神通广大,救人济世,仗义扶危,对于伪善恶流之辈,诸般戏弄,促其觉悟,对于怙恶不悛之徒,打击无道,大快人心,因此人称之为圣僧,尊之为活佛,自非偶然也。
  活佛五十年救度行化,游戏人间,从无忧虑挂碍。修“头陀行”、“行菩萨”一袭破袈裟,落得轻松自在,两只破履,管他拖泥带水,手执蒲扇,不怕上高下低。光着头,风不吹,雨不打,何须斗笠,赤了脚,寒不犯,暑不侵,要啥衣包?不募化,为无饥渴,懒庄严,因乏皮毛。诙谐一笑,广结善缘,不避尘世,寻声救苦,百姓争敬,万家生佛,奇迹圣行,非一般巡世山僧所能及,一代活佛行迹,妙趣横生,禅机四现,使佛法充满喜悦,故又博得“禅师”之名,其以出世之伟大精神,孜孜作积极入世之功,实为今日学佛习道者之标榜。
  这一日时至清明,老师应例该休假回家。赞善设席款待,又备一些礼物,命修缘与表兄王全,带了随从,送老师回家。二人送老师回家后,转身回来,从一个寺前经过,修缘问随从道;“这是何寺?“随从回道:“这是台州府有名的邸园寺。”王全听了便道:“邸园寺原来就在此处,闻名已久,今日无心遇着,我和贤弟何不进去一游?”修缘道:“表兄之言正合我意。”二人携手而入, 先到大殿上瞻仰佛像, 随即边绕回廊观玩景致,信步走到方丈室来。有两个老僧道:“有官长在内。二位客人若是闲游别处走走罢!”修缘道:“方丈室乃僧家坐客,人人可坐得,就算官长在内,我二人进去相见又有何妨?”遂昂然地走将进去,只见左边坐着一位官长,右边坐着本寺的道清长老,两排列着几十个行童,各执纸笔在那里写着什么。
  修缘走进前把手一拱道:“请问长老与大人,这许多行童,各执笔纸在此何为?”那官长未及开言,这时长老看见他俩衣貌楚楚,知道是贵家子弟,不敢怠慢,立起身来答道:“此位大人因有事下海舟,至黑水洋,暮然波浪狂起,几至覆没,因许了一个度僧之愿,方得平安还家。今感佛主,舍财一千贯,请了一道度牒,要披剃一僧,故集诸行童在此检选。因诸童各有所取,一时验选不定,便作了一首词儿,寓意要众行童续起两句,便剃他为僧。”
  修缘道:“原来如此,乞赐大人的原词一观,可否?”官长见修缘语言不凡叫左右将原词付与修缘道:“小客要看,莫非能续否?”修缘一看,却是一首《满江红》 词儿:世事徒劳,常想到。山中卜筑,共啸嗷。明月清风,苍松翠竹,静坐洗开名利眼,困眠常饱书腹,任粗衣淡饭度平生,无拘束,奈世事,如棋局,恨人情同车轴,身到处。俱是雨翻云覆,欲向人间求自在,不知何无荣辱?穿铁鞋踏遍了红尘,徒碌碌。修缘看毕微微一笑,在案上提笔,续头两句:净眼看来三界,总是一椽茅屋。那官人与道长看修缘读题之语,大有机锋,不胜惊骇,遂让二人坐下,命行童奉茶,长老道:“请问二位客人尊姓大名?”修缘指着王全答道:“此即我家表兄,乃王安世之子王全也,小生乃李赞善之子,贱字修缘便是。”长老听了又惊又喜道:“原来是李公子,你消灾解难之事我早有耳闻,难怪下笔如此灵警,真是带来了宿慧。”长官长老二人商量要给他剃度,遂辞谢道:“剃度固是善果,但家父只生小生一人,岂有出家之理。”长老道:“贫僧揣度情理,以为相宜,然事体重大,自当往贵宅见令尊大人礼请。”
  一日用过早膳,早有门公来报道:“祗园寺道清长老在外求见老爷。”赞善知道他的来意,忙出堂相见,分宾主坐定,赞善便问道:“老师法驾光临,不知何故?”长老道:“贫僧无故也不敢轻造贵府,只为佛门中有一段大事因缘,忽然到了,特来报知,要大人成就。”赞善道:“是何因缘,敢求见教。”长老将选剃度僧的事讲一遍,道:“令公之子修缘笔偶题二语,恰合机锋,方思起昔日性空禅师云衢嘱咐大人之言,实是菩提有种,特来报知大人,此乃佛门中因缘大事,万万不可错过。须及早将令公子披度为僧,方可完了一桩大案。”
  两人一个坚持剃度,一个在推辞,二人各说各的理,僵持不下。修缘忽从屏后走出来,向道清施礼道:“感蒙老师指示前因,恐其堕落,苦劝学生出家,诚乃佛菩萨度世心肠,但学生窃自揣度,尚有“三事”未曾了当,有负老师一番来意。”长老道“公子差矣!出家最忌牵缠,进道必须勇猛,不知公子尚有哪“三件”未曾了当?”
  修缘微笑道:“窃思古今无钝顽之高僧,学生年未及冠,读书未多,焉敢妄参上乘之精微,此其一也。天岂有不孝之佛菩萨,学生父母在堂,上无兄以劝养,下无弟以代养,焉敢削发披缁,弃父母而逃禅,此其二也。其三尤为重要紧,因灯灯相续,必有真传,学生见眼前丛林虽则众多,然上无摩顶之高僧,次少传心之尊宿,其下即导引指述之善知识尚不可得见,学生安敢失身于“盲瞎”者乎?”长老听了哈哈大笑道:“要说别事,贫僧或者不知,若说此三事,则公子俱已当矣,又何须过虑?公子虑年幼无知,无论前因宿慧,要说出家失孝,古人出身事君,且忠孝不能两全,贫僧为衲已久,事佛多年,禅机颇谙一二,岂不能为汝之师而虑无传耶?”
  修缘微笑道:“人之患在好人为师,老师既谙禅机,学生倒有一言动问,老师此身住世几何年矣?”此时长老见修缘出言轻薄,微有怒色,赞善在场没有发火,勉强答道:“老僧住世已六十二年矣!”修缘道“身既住世六十二年,而身内这一点灵光,却在何处?”长老突然被问住,一时间答不出来,默默半晌无语。修缘道:“只此一语,尚未醒悟,焉能为我师乎?”长老不胜惭愧,急得置身无地,将衣袖一拂,竟走了出去,赞善再三周旋,只得上前陪罪道:“小儿年幼,狂妄唐突,望老师恕罪。”长老因乏趣无颜久坐,自辞还寺。
  长老回去之后,一病三日不能起床,众弟子俱惶惶无策,早有观音寺内的道净长老,闻知前来探问。道清命行童邀入相见,道净问道:“闻师兄身体欠安,不知是寒是热,因何而起?故特来拜候!”道清皱着眉头道:“不是受寒,也非伤热,并不是无因而起。”道净道:“究竟为何事而起,何不与我说个明白?好请医生来下药。”只见道清长老,对道净说出几句话来,道:“高才世出,惊倒了高僧古佛,机缘触动,方识得宿定灵根。道清长老想将修缘慧命续为徒孙,哪曾想,修缘拜师先考师,一句住世六十二年,一点灵光在何处?问得道清长老哑巴吃黄莲,灵光烧佛头,莫怪我只因明师出高徒!如不经这一关,老死尘世有谁知,气闷病倒。”

活佛济公_济公前传

https://m.bjyld.com/gwy/359424/

推荐访问:济公电视剧 新活佛济公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高中综合素质自我评价_高中自我评价9篇
下一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高三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
Copyright 月亮岛教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